![]() |
為全景展示江蘇省各級人大代表履職盡責的風采情懷,充分反映人大代表助力鄉村振興的成果經驗,由江蘇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宣傳處、新江蘇客戶端、中國江蘇網聯合舉辦,“學習強國”江蘇學習平臺特別支持的“人大代表話鄉村振興”重點策劃,面向江蘇全省五級人大代表征集相關履職稿件并擇優推出。
“讓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嚴是我始終追尋的初心夢想,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對鄉村最好的戰略部署,給了我們極大的信心和底氣!”郁霞秋是長江村走出去的第一個女大學生。20年前,她從城市“跳”回農門,從醫生變為村官,帶領廣大村民實現了強村富民的美好愿景。
留住“我家住在長江邊”的鄉愁
從小長在長江邊的郁霞秋對母親河有著深厚的感情,她認為“共抓大保護、不搞大開發”不僅是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方向,而且是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的需要。
作為人大代表,郁霞秋履職盡責,深入調研,認真聽取民情民意。2020年,針對村莊的天然氣管道未鋪設到位,村民只能使用液化氣的問題,提出《關于加快村莊天然氣管道全覆蓋的建議》;針對長江村周邊的煤灰粉塵污染問題,郁霞秋連續多年提交《關于進一步改善村莊周邊生態環境的建議》,得到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,大大改善了農村的居住環境,讓廣大村民就地享受到便捷的城鎮生活。
“我們正在探索協同推進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的新路子,找準‘綠色+’的實踐路徑,加快發展綠色循環經濟,從源頭減排治污,發展清潔生產,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之路。”郁霞秋說。
振興“智能化+數字化”大健康產業
鄉村振興就是要讓百姓更有幸福感和獲得感,讓村莊更美、產業更旺、村民更富。長江村按照“健全社會保障,兜底弱勢群體,推動多樣致富”的模式,打造按勞分配、按資分配、按需分配三者結合的收入分配體系,村民實現全就業。
“鄉村振興首先是產業振興,轉型大健康產業,是順應健康中國戰略、百姓需求的,我曾經是一名婦產科醫生,也是人大代表,我想為百姓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”郁霞秋表示,“嶄新的現代化征程已經開啟,我們將加速推進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,以高質量產業發展保障百姓高質量生活,進一步提升百姓獲得感、安全感和幸福感。”
2014年,郁霞秋將村醫務室升級成社區衛生服務分中心,為村民提供醫療、預防、保健、康復、健康教育、計劃生育指導“六位一體”的衛生醫療保健服務。同時引進全數字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、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硬件設施,每周定期邀請無錫市三甲醫院專家現場坐診,為村民在家門口建起了醫院。
打造多維度生態宜居家園
伴隨著長江村村級經濟的跨越式發展,村民實現了每月有工資、退休有社保、生病有醫保的生活,失地農民全部納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,全村醫療保險覆蓋率達100%……成就了幾代長江村人的夢想。
“村民的事情慢不得”。2021年,圍繞老年人助餐服務、鄉村治理智能化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、天然氣落戶等10余件民生實事,郁霞秋親自督促狠抓落實。美麗村莊,設計先行。“將中心區打造成為現代化‘濱江新村’,再現江畔鄉韻,讓百姓留住鄉愁;打造生態宜居特色家園,展現新時代美麗長江、實力長江、幸福長江、健康長江、生態長江的新面貌……”郁霞秋勾畫出了一幅長江村鄉村振興的美好畫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