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5月的一天,記者來到張家港保稅區(金港鎮)長江村,感受到的是各項事業發展一片紅火。原有產業轉型升級順順利利,新項目開發風生水起;村容村貌經過精雕細琢,再次實現大升級;而在“四德”教育的熏陶下,全村村民更是鄉鄰和睦、母慈子孝,和諧之風陣陣吹拂,全面展示著全國文明村的綽約風姿。
創新 美麗鄉村實力日益雄厚
長江潤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作為長江潤發集團旗下的支柱產業之一,已成長為世界前三、國內第一的電梯導軌專業生產商。
走進長江潤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精度電梯導軌車間,機器轟鳴。這里生產的高精度導軌主要用于高速電梯,是導軌市場上的頂端產品,目前,國內尚無廠家有規模生產能力,主要從國外進口,價格昂貴,而長江潤發的研發投產,成為了填補國內空白、搶占國際市場的開拓性之舉。
“我們運用自主研發的高精度電梯導軌全自動生產線后,大大減少了工人的數量和工作強度,不僅如此,還有效地提升了環境質量和產品精度。”公司負責人介紹說,這條生產線從2010年8月開始研發設計,今年年初正式投入使用,與國外進口生產線相比成本只要三分之一,但是產量卻翻了一倍,對實現電梯導軌生產的科技化、自動化有著深遠的影響。
“以拉床為例,從國外進口一臺要1500萬元,而自主研發,一臺僅需650萬~700萬元,成本降低一半多。經過試運行,傳統工藝制造1根導軌,各工序需要通過20位工人才能完成,而全程自動化流水線作業后,只需要8位。”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,這條生產線還是專利產品的集合。其中的自動精校機由公司與南理工及一些設備廠家共同研發,是國內首臺導軌直線度自動整形機,目前已申請到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,發明專利正在申請之中。
如果說高精度導軌的研發屬于院企合作研究開發的話,全封閉截面型電梯對重用空心導軌(以下簡稱封閉導軌)就完全屬于長江潤發自主研發的新型電梯導軌,目前已成功申報國家實用新型專利。
相比原有開口型導軌,封閉導軌具有相當明顯的優勢。其等同于實心導軌截面的設計,能夠防止導軌在制造、運輸、安裝過程中產生扭轉變形;導軌表面三向的平面設計,提高了電梯安全運行性能,減少了電梯維護保養費用;原開口型導軌先由卷板冷彎軋制成型后再酸洗鍍鋅,而封閉型導軌是由鍍鋅板直接冷彎成型,減少了二次污染,更環保;同時尺寸的減小使得原料成本、包裝成本降低。
“我們新型封閉導軌相較原有開放性導軌,導軌的剛性以及抗扭曲性更強,但是材料用量降低20%左右,可降低導軌本身成本及運輸包裝成本的10%。”該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,由于該產品優良的性能,從今年年初投入市場以來,銷售量正逐步提增,市場前景看好。
去年下半年,由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、北京中科納新印刷技術有限公司、長江潤發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投資創辦的“江蘇中科潤發科技有限公司”正式簽約,成立后的江蘇中科潤發科技有限公司將以納米印刷技術為主導,致力于打造國內乃至全球一流的納米印刷設備供應商,今年以來,公司各項籌備工作已經全面啟動。
同時,長江村在原有產業的轉型升級上也是不遺余力。工業企業上,鑫宏鋁業投入3600萬元新增8條生產線,為建材產業擴量增產奠定了基礎。長江潤發重工有限公司在優化現有造船產業的基礎上,取得了壓力容器項目準入許可,在裝備制造業上尋得轉型發展;三產服務上,潤發房產金港灣二期開工建設,宿遷房產兩個地塊同步開發;長江大酒店新建綜合樓,配套娛樂會所提升服務檔次。農業方面,東區園林公司現代農業發展迅速,1000畝苗木基地產出喜人,與省農科院合作種植的郁金香花開長江,不斷提升盈利能力。
整治,村容村貌更加生態優美
走在長江村保留村莊里,記者看到道路整潔,民宅家前屋后寬敞明亮,花木繁茂,綠意盎然。
圍繞我市新一輪村莊整治“整體推進,突出中心,爭創特色,鞏固提升”的工作思路和道路硬化、垃圾處理、衛生改廁和污水處理四個方面的要求,以提高改善村民的生活質量和生產條件為出發點,長江村開始了新一輪的村莊整治,通過精心組織,加大投入推進,基本達到了村莊整治設施齊全、布局合理、環境優美、生態和諧的要求。
2011年,長江村投資8000余萬元對中心區集團大院拆舊建新,拆除原“農民大樓”,建起一座8800平方米、高17層的長江潤發中心大廈,大廈高68米,建筑面積達9000平方米,成為金港鎮的地標式建筑之一,配套完善了4000平方米超市、住宅樓以及6000平方米休閑公園,讓生活居住環境煥然一新。
今年以來,長江村累計投入建設資金350多萬元,先后完善村級各項配套設施,村內道路硬化率達100%,大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。
長期以來,農村的“臟、亂、差”現象和農民的環境意識淡薄,居住環境不講究、生活衛生不注意陋習等根深蒂固。而村莊整治不僅是對基礎設施進行改造,更是對農村落后陋習的改變。為此,長江村結合村莊整治工程,充分利用村內的宣傳陣地,通過電子屏宣傳、懸掛橫幅、張貼標語、櫥窗展覽和發放全村村民公開信的形式,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工作,動員廣大村民自覺參與到村莊整治工作中來,為建設美麗鄉村營造了濃厚的氛圍。
熏陶,文明新風撲面而來
午后,記者來到長江村圖書館,只見不少村民正在安靜地閱讀。一位村民告訴記者:“以前退休后不知道干啥,打打麻將、串串門,F在我基本每天都要到圖書館來看看書。”
“作為全國文明村,我們特別注重精神文明建設,通過宣講文明、豐富村民文化生活、引導村民實踐文明等多項舉措,確保文明新風撲面而來。”該村一位負責人表示。
以“講文明、樹新風”為主題,長江村堅持不懈開展“健康家庭、平安家庭、綠色家庭、文明家庭”標兵系列評比活動,促進人文素質不斷提高。充分利用各類會議、LED顯示屏、宣傳欄、文體活動、家長學校、志愿者宣傳等形式,通過開展“為人處世講思想品德、工作崗位講職業道德、立身社會講社會公德,家庭生活講家庭美德”的“四德”教育活動,評選出各類先進256名,文明家庭標兵36戶,作為生活中的榜樣,帶動全體村民積極向上。
本著惠民、福民的原則,村里還開展了大學生軍訓、野外拓展、井岡山紅色之旅、職工運動會、歌唱比賽等各類活動,組建了籃球隊、老年人舞蹈隊等,培育文明生根發芽的沃土。該負責人告訴記者,每年,村里還要花費60多萬元,邀請名劇團、名演員為村民表演,為村民送上文化大餐。
此外,長江村還積極引入公益元素,推動志愿服務發展。至今,村里已成立關愛空巢老人志愿者、巾幗志愿者、社區教育志愿者、文化志愿者、青年志愿者、文明交通志愿者、黨員志愿者等隊伍,倡導尊老愛幼、家庭和睦、鄉鄰團結的良好風尚,目前,村里志愿者總人數93人,年均開展活動4次左右。值得關注的是,在關愛未成年人成長方面,村里實行未成年人寒暑假回村報到制,組織社區科普活動和德育教育,開展領導干部與貧困學生結對幫扶,對考上大學的貧困學生給予補助。